Watch exciting shows online
“中国四川·美之土地”
四川交响乐团2018-2019音乐季
SICHUAN SYMPHONY ORCHESTRA
2018-2019 SYMPHONIC SEASON
曲目
埃瓦尔德:第一铜管五重奏
王德龙:康熙南巡图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中场休息
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
Programme
Ewald: Brass Quintet No.1
Wang Delong:Kangxi Southern Inspection
Saint-Saëns:Introduction & Rondo Capriccioso
Intermission
Franck:Symphony in D minor
(票务信息在最后)
本场指挥
陈康明
陈康明指挥了世界各地,如新加坡,中国,日本,澳门,俄罗斯,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乐团。这些乐团包括马林斯基剧院乐团,贝多芬波恩乐团,东京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茱莉亚关系乐团。他曾求教于多位杰出指挥家,如 詹姆斯·德普雷斯特,查尔斯·杜托伊特,大卫·津曼和库尔特·马苏尔,并与许多其他人合作过,如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英戈·梅茨马赫和乔治·马纳汉。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指挥家,陈康明在擅长于演绎交响乐和歌剧作品。他丰富的歌剧演出包括《茶花女》,《弄臣》,《飞翔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唐璜》,《蝴蝶夫人》,《女人心》和《图兰朵》等等。他还曾担任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和洛林·马泽尔的替补指挥。他同样善于为诠释芭蕾作品和为电影/多媒体制作音乐。
陈康明现任新加坡交响乐团副指挥,新加坡国家青年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兼亚洲名家乐团总监。还曾担任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乐团常驻指挥,贵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2017/18乐季的亮点演出包括东京的《吉赛尔》,《睡美人》,和《爱之甘醇》;他还将为了纪念作曲家的百年诞辰举办伯恩斯坦弥撒和完整版的《西区故事》的东南亚首演。
作曲家
王德龙
王德龙,旅美青年作曲家,茱莉亚学院作曲系硕士,茱莉亚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茱莉亚学院Gena Raps年度作曲比赛大奖获奖者;曾被美国作曲泰斗塞缪尔·阿德勒评价为“一位最有才华的作曲家”。1994 年出生于北京,自三岁起学习钢琴,12岁起先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茱莉亚学院学习,23岁时获得纽约林肯中心Five Partners基金会创作委约。现居住于美国纽约。作为最具潜力的新生代作曲家之一,王德龙的作品演出遍及亚、美、欧三大洲二十余座城市,其音乐作品曾受邀参加北京青年艺术节、曼彻斯特现代音乐节,茱莉亚学院聚焦音乐节等国际知名音乐节,并多次在国家大剧院、杭州大剧院、耶鲁大学伍斯利音乐厅、柏林新犹太大教堂、波士顿乔丹音乐厅、纽约林肯中心等国际音乐殿堂上演。王德龙的影视配乐作品亦曾在圣丹斯电影节等国际知名电影节中获奖。肩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新音乐的使命,王德龙在包括中央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茱莉亚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举行过专题音乐讲座。
王德龙是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荣誉奖学金获得者,茱莉亚学院卡特·莱特奖学金获得者,并收到中华表演艺术基金会赞助。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公开课》栏目及美国中文电视《纽约会客室》栏目等国内外媒体曾对王德龙进行了专访。曾执棒王德龙作品的知名指挥有:陈琳、俞极、陈康明、柴昊夫、Jeffrey Milarsky,Jane Kim,Holly Hyun Choe等。王德龙的作曲导师包括:Samuel Adler, Robert Beaser, Michael Gandofli, Kati Agocs, 徐之彤教授、陈长风副教授等。
小提琴
奥尔佳•沃尔科娃
Olga Volkova
1991年出生于海参崴。2009年考入科隆音乐学院。2014年开始师从小提琴家巴纳巴什·克莱门,并且开始在布鲁塞尔的伊丽莎白王后音乐学院学习。曾在多个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奖。16岁时在莫斯科帕格尼尼小提琴国际大赛中获奖,并且有机会使用由Carlo Bergonzi制作的小提琴,帕格尼尼本人曾使用过这把乐器。2012年,她在丹麦卡尔·尼尔森国际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所有特别奖。2016年起,她开始担任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的乐团首席。
小号
提米尔·马蒂诺夫
Timur Martynov
提米尔·马蒂诺夫是俄罗斯管乐学派的杰出代表。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在不同乐团中担任过首席的杰出小号演奏家和独奏家。
从2007年开始,马蒂诺夫是捷吉耶夫指导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永久主要小号独奏者,也是马林斯基铜管乐团的成员。他曾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场馆演出,包括美国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大都会音乐厅和卡内基音乐厅,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厅和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苏格兰Usher音乐厅,德国的柏林爱乐厅,德国布商大厦音乐厅,瑞士的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和瑞士卢塞恩音乐厅,西班牙国家礼堂,中国国家大剧院,日本三得利音乐厅,巴黎爱乐乐团等等。在管弦乐队的演出之外帖木儿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独奏家。他与许多知名钢琴家有过合作。马蒂诺夫参加了很多知名音乐节:如英国的BBC逍遥音乐节,芬兰的Mikkeli音乐节,奥地利的萨尔斯堡音乐节,德国的贝多芬音乐节,苏格兰的爱丁堡音乐节,巴西的Troncoso音乐节, 俄罗斯的“白夜”音乐节和“复活节”音乐节。
他曾获得许多国际比赛的冠军,包括:法国Maurice Andre比赛第四名和特别奖,芬兰第二届国际Raimo Sarmas比赛二等奖,并曾进入捷克布拉格之春国际比赛决赛。
曲目介绍
康熙南巡图
德龙是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游览时偶然看到的卷轴画《康熙南巡图》。卷轴画以水平形式跨越时空,呈现一系列不同的场景,堪称中国传统美术的瑰宝。《康熙南巡图》中姿态各异的人物,形形色色的房屋舟车,气吞山河的宏大场面,都给予了我巨大的震撼。在满目疮痍的战乱后仅用不到十年便迅速恢复繁荣的城镇风光,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强大生命力,令我思之动容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小提琴与乐队作品《引子与回旋随想曲》(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创作于1863年,是圣·桑(Saint-Saens)的小型音乐作品里最流行的一首。 音乐分为引子与回旋曲两大部分。引子具有西班牙民间舞曲的特征。在弦乐和弦伴奏的背景上,小提琴奏起哈巴涅拉舞曲型的旋律。它大幅度地流动着,给人以强烈的跌宕起伏之感。这里,不时可以听到类似吉卜赛音乐的琶音、即兴装饰乐句。
第一铜管五重奏
创作了4首铜管五重奏的俄罗斯作曲家维克多·埃瓦尔德是最早为铜管五重奏专门写作音乐的作曲家之一(最近发现法国作曲家让-弗朗索瓦-维克多·贝永的12首四乐章铜管五重奏创作于1848-1850年,较埃瓦尔德的创作更早了约60年),这些作品完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D小调交响曲
弗兰克无疑是这一时期法国在器乐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这部d小调交响曲最初演出时并不成功,但是今天却被评为法国近代最优秀的交响曲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交响曲的巅峰之作。。弗兰科这位作曲家在普通听众当中声望并不很高。因为他与巴哈一样从不考虑听众的爱好,而只是从自己的感情需要进行创作。但在那些热心的音乐爱好者中却获得了众多的知音与崇高的评价。。他的作品数量很少,但几乎都是最卓越的精品。
在2018年即将结束之际,四川交响乐团的乐队学院课程正式开始啦!12位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院的的学生们将来到四川成都加入到我们乐团当中来,开启他们的艺术实践之旅。在接下的几周,来自南半球的学生们将参与到四川交响乐团的音乐季音乐会,和我们的演奏家们进行联合演出。
票务信息
从今日微信推送发出后时间开始统计前150名乐迷朋友的留言中,将给每位乐迷朋友送出11月23日《从中国到世界》音乐会门票2张。请各位编辑姓名+手机号码+地址在本文下面留言,我们会通过先后顺序赠票。因赠票比较多,,获得音乐会门票的乐迷朋友我们会直接在后台留言通知。所有赠票通过顺丰快递到付发出,谢谢大家的合作及谅解!(小编不接受任何反驳,有任何疑问及需求请在后台私我哟)
四川交响乐团
四川交响乐团是四川省级事业性质乐团,也是中国西部独具资源优势的乐团。目前,乐团涵盖完全编制的管弦乐队、享誉世界的民乐品牌【天姿国乐】、专业的室内合唱团。川交自成立以来一直活跃于中外音乐作品的各类重量级演出舞台,已举办了包括交响乐、歌剧、清唱剧、室内乐、民乐、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主题音乐会达一千余场。川交与国内外著名音乐家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邀请国内外著名指挥家、独奏家、歌唱家合作演出。川交演出曲目以涵盖范围广、内容形式丰富为特色,不断赢得观众的掌声和乐迷的热捧,艺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川交始终坚持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原创性,近年来先后创作推出了交响乐组曲《古蜀之光》《红色浪漫》《上善蜀水》、歌剧《鸣凤》、音乐剧《我是川军》等精品力作,受到主流媒体以及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川交除每年举办一系列高品质交响音乐会外,还常年坚持举办大型惠民音乐活动,包括高雅音乐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普及性质的惠民音乐会,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开展公益音乐讲座等活动,坚持致力于交响音乐的大众普及推广和公益文化服务。近年来,川交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大力推进职业化改革发展进程。2016年12月19日,特聘新加坡籍世界著名青年指挥家Darrell Ang先生(中文名:洪毅全)出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在他的带领下,川交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努力“用好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开拓创新、融合发展,开启音乐季音乐会、国际巡演、作品原创、教育培训、高雅艺术普及与推广的崭新的航程。